算一笔账。咱村八千亩稻田,除了交公粮之外,剩下都是直接卖到粮站了。一斤稻谷才给多钱,你知道不?”
“知道啊,去年给的一毛钱一斤。”
“现在市场上南方大米大概是一毛八,咱们本地好大米价格卖到两毛五一斤。现在这个价格你算算账,能不能搞。”
赵大喜能选他当厂长,那指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人。赵钢拿过算盘,噼里啪啦的一打。
“哥,我是不是算错了,我咋算的一斤稻谷加工完成之后有七分五的利润,这也太吓人了吧。”
“这个七分五基本就是净利润了,稻糠能冲抵油费和人工工资。先买三台二十五马力柴油机的,陆续在扩建吧。下脚料一点也浪费不了,我另外建立一个养猪场。”
“三台二十五马力的机器要上万块,榨油厂这边账面上勉强够开支,毕竟还没到秋收,原料太少还没开足马力生产呢,你从电器商行调一部分资金过来吧。”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虽然天天赚钱,但是哪哪都用钱,唯独电器商行利润巨高,百分之二三百的利润,短短三个月盈利十几万了。
赵大喜摇摇头:“电器商行有一半的股份是我师傅的,现在的净利润,还没分账,我拿直接拿了花了那不是扯淡吗,更何况电器商行也得继续发展,我去问问我师傅,你等我消息吧。”
此刻,刘夏莲、大丫、二丫正在嚯嚯赵大喜家的稻田呢。
他家这稻田就是个大鱼库,没有大鱼,但是半斤左右的鲤鱼可不老少,鱼鳞金黄,还都是两年上的鱼,只是稻田里水浅,又没人饲喂饲料生长太慢了,所以才这么小。
大丫在前面埋伏了渔网,二丫沿着田边驱赶,鱼儿受到惊吓快速逃跑,一头扎进了网里。
大丫高兴的提起渔网来:“哈哈哈,太好玩了,就这一下抓了十几条,这就像个鱼塘。”
刘夏莲看了看这十几条鲤鱼,田鱼就是这样的,块头小,不过这鱼也太小了,如果正经八百的养,一个月怎么也得喂个十次八次的,舍不得饲料,生长到二斤左右也比较好卖。到了国庆节后期鱼了做成风干鱼,那味道也是回味悠长。
“够吃,够吃了,别捞了,咱们去旁边小溪里捉蝲蛄吧,蝲蛄可是号称河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