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球类运动当中,羽毛球的瞬时速度无疑是最高的,但显然,这并不是一项依靠绝对力量的运动,否则网上就该出现大量硬生生打穿对手球拍而得分的精彩集锦,而同时,这也不是一项极其依靠技术细节的运动,哪怕你接发球次次都打在球拍的框上,哪怕你根本不知道球拍面的甜区在哪儿,哪怕你根本学不会所谓的鞭打发力,也不妨碍你本能地把球打回到对方的场上去,顶多就是下网和出界概率更高一些而已。
归根结底,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核心玩法,是想方设法把球打到对方的场上,这就注定了它的上手门槛极低,比起对绝对力量要求更高的网球,以及对技术细节要求更高的乒乓球,羽毛球可谓是老少咸宜——这一点,从国内女性受众的绝对数量上就可见一斑,而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体育课上一旦允许自由活动,那么女生大概率是会选择组队打羽毛球的,不然就是坐在边上看人打球。
那么,抛开绝对力量与技术细节不说,羽毛球最需要的素质条件是什么?
答案是——体能。
众所周知,羽毛球的计分制度有过多次变化,有过三局两胜15分制,也有过五局三胜7分制,而到现如今,则是三局两胜21分制。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计分,哪怕你把对手剃光头,甚至发球次次直接得分,都要打满足足42拍,而现实中,发球几乎不可能直接得分,哪怕是偷对手后场也要打一个来回,可想而知,如果是实力相仿的对手,一场比赛下来究竟需要打多少拍,反正根据赛事记录,球史上最长的一次多拍是连续255拍。
正因如此,体能这项基本素质才至关重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在羽毛球赛事里非常常见。看他第一局在那儿大杀特杀,再看他第二局喘着大气初现端倪,最后看他被拖入第三局后萎靡不振毫无斗志,所以正式的比赛里,羽毛球选手很少全程疯狂提速,两局内直接解决对手,把对手每局的得分都牢牢压制在单数区间里——上一个通过这种方式封神的叫作林丹,也就是“暴力丹”的时期。一般来说,赛场上都是通过反复调动,引诱对方暴露破绽,然后再突击得分——上一个通过这种方式封神的也叫作林丹,也就是“太极丹”的时期。可见林丹是真的神。
巧的是,李云东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