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有舒家血脉,无论太后还是皇帝,心中都不好受。
一连三日,贺临璋都停了早朝,心情烦闷,也没有进后宫。自他登基之后,除了那些没有生下来的孩子之外,三皇子算是养大一些第一个早夭的皇子。
陶顔言知道贺临璋心情不好,所以也没凑上去。不过还是每日让彩云炖了补品给勤政殿送去。
长春宫里,秦公公见太后垂泪,眼睛都哭肿了,于心不忍道:“太后,要不您去行宫住一段日子吧,散散心。”
太后像是没听见他的话一样,半晌才道:“不去了,哀家走了,舒妃连个哭诉的地方都没有。哎,老秦啊,你说,哀家当年硬是把舒妃纳进宫里,是不是做错了?”
秦公公可不敢说太后的不是,劝慰道:“太后娘娘您别多想,舒妃进宫为妃,是舒家乐意见到的,也是舒妃为自己选的。只能说舒妃福薄,守不住孩子。”
太后摇摇头:“一半是三皇子先天不足,一半也是人为。”说完,她眼神晦暗不明。
“皇子们是不是该选伴读了?”太后问道。
秦公公前一秒还在劝太后节哀,没想到后一秒太后就问起皇子侍读的事,他赶忙应道:“皇子们长到八岁,便可以选伴读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同龄,今年虚岁都八岁了。”
沉浸在悲痛中的太后擦干眼泪:“朝中众臣家中适龄的男孩儿都整理一份清单给哀家,二皇子的伴读,哀家来选。”
秦公公连忙应下。
秦公公也是宫中浸淫了多年的老人,太后一句话他能想到后面十句八句的意思,太后这是既要掌握适龄的朝臣子嗣的品性、背后家族的助力,又要扶持二皇子的意思了。
秦公公叹了一口气,大皇子为什么要去碰三皇子呢?三皇子本就体弱,这么一搞竟然早夭了。大皇子真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啊!
永兴宫里,德妃脸色极差,她坐在无光的角落,眼神看着一处发呆。
海棠上前,给她披了一件披风:“娘娘,三皇子的事纯属意外,他本就先天不足,能养到现在已经不错了。早晨舒妃说的那些话娘娘就忘了吧,她就是气头上说说罢了。大皇子是陛下的长子,就算舒妃真有那个胆子,为了她舒家满门,她都不会轻举妄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