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起来,修了一封奏折,向远在临安的元康帝详细阐述了嘉峪关的情况,再次要求粮草与精锐兵源的支援。
还有,新式兵刃也要求了一批。
这一点,周飞鸿很有自信,这些东西,元康帝会给。
自周飞鸿收到驰援玉门关并且撕碎敌人的命令后,一切都来不及了。
战争的齿轮已经转动,所有人都不能让他们停下,这是一场你死我亡的战争。
这是一场灭国之战!
周飞鸿走了,带走了可称为陈海心腹大患的两万老兵油子。
其实有没有这两万人对陈海的意义不大,毕竟自从他接手嘉峪关以来,这些人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战力,反而每日还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谓是队伍里的蛀虫。
送走他们,既省了心,也省了粮,舒舒服服。
至于他手上剩下的一万余人他有信心用这些人据守。
自家的大兄打防御战极其出色,而自己作为老二自然也不遑多让。
镇北侯周飞鸿为何能在年轻时打下赫赫威名?除了自己极其优秀的统兵能力,还有就是帐下这些神奇的偏将、副将了。
比如陈苍陈海两兄弟,这俩家伙永远是负责大后方的安全,使得周飞鸿完全能放心大胆的带领部下像一柄尖刀插入敌阵,狠狠地绞碎他们!
有了这两兄弟,周飞鸿才全无后顾之忧。
风沙漫漫,周飞鸿来时一行五百余人,离开时则是两万之众,加上随行打杂人员,队伍直逼五万大关。
一路上,不断有押运辎重车的车队赶来,与周飞鸿的队伍汇合,大量的粮草、兵甲的补充,使得整个队伍士气高涨。
先锋营的人也领到了他们的兵刃,在行军的路上熟悉着自己以后的伙伴。
扎营的间隙,他们还被周牧云等周飞鸿的偏将组织起来,训练使用陌刀的战法。
而拿到马槊的未来骑兵们,虽然没有战马,也都模拟着马上的战斗,使用马槊不停戳刺、劈砍着假人。
一切,都在向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