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又如何考状元做官?
去做工?
唐朝做工几乎是要签卖身契的,工可没那么好做。
良籍变奴籍,要不是迫于生计,恐怕是个人都不愿意。
李承乾对这些事情早已了如指掌。
“母后,家乡的地可以卖给儿啊,然后在南崖村安家落户,每月领工钱,又不需要入奴籍,孩子还能够读书,多好的事情啊。”说着,李承乾越来越自豪的昂首挺胸道:“几万人不种地,大唐也不会没粮食吃,只要李师在林邑的仗打赢了,那里可成为大唐的粮仓,甚至可以成为天下粮仓。”
闻言,长孙皇后想反驳,可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这些事她都知道,关于林邑盛产粮食她也是知情的。
事实也是如此,几个小国竟然能够提供大唐每年一千万石的粮食,足以证明了此事。
她也不是抬杠,只是皱眉道:“你又为何知道李靖能够打赢林邑呢?”
毕竟打仗之事,并无百分百。
说不好水土不服都会输掉一场仗。
李承乾却自信满满道:“儿相信,李师乃大唐军神,别说小小林邑,等儿收拾完五姓七望,就要上奏父皇,将李师派去东突厥,一报武德九年渭河之辱。”
嘶!
长孙皇后和红秀都不敢相信,刚才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忽然提到打仗和赚钱,完全就变了一个人。
而且还知道渭河之辱。
这是李世民的耻辱,也是大唐的耻辱。
被人家二十万人,长途奔袭上千里,而且还直达京师城下,差点城破。
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一种耻辱。
长孙皇后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的问道:“那你说说,此次灾情,又当如何解决?”
其实这话,她不是替自己问的。
既然太子有天才之名,倒不如替陛下问问,也懒得陛下拉不下脸。
李承乾正打算说,可想到了,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母后,你是替父皇问的吧。”
被揭穿,长孙皇后面不改色的微微颔首。
“身为大唐太子,难道不应该为大唐百姓出谋划策?不应该为朝廷解决麻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