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朝廷的粮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每次抗灾后,都会出现国库空虚的情况。
甚至最后朝廷出面需要去问世家大族借粮度日。
想到这些,魏征也是有些苦恼,自古都是这么处理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李承乾看魏征一副苦恼的样子,呵呵一笑:“老师,其实赈灾可以有很多种,直接开仓放粮,养着几万十几万流民是最愚蠢的办法。”
“哦?”
魏征有些好奇,有很多办法?
确实有很多办法,可是最直接有效的难道不是开仓放粮吗?
过了灾年,然后把流民返乡才是正事。
但魏征没有直接说出反对的话,而是继续问道:“太子殿下可有何法?”
李承乾走了几步,才回头对着魏征很轻松的说道:“首先开仓放粮解决流民流窜的问题。”
流民流窜?
这个办法确实之前有人用过,魏征是知道的。
可是粮食问题也是问题,当地府衙把粮食用完了,流民怎么办?
“太子殿下,此法先贤已用过,府衙粮食一旦吃完,流民又该如何?”魏征皱眉道。
李承乾不急不忙的跪坐到了蒲团上,拿起毛笔边写边说道:“开仓放粮首先解决灾民温饱问题,而后组织流民做工,府衙不止给粮,还需要给钱。”
“之前我询问过宫里的一些内侍,现在长安城小工一日大概是两文钱,那好我们就按照两文钱给流民发放钱。”
“发钱?”魏征脑袋更加的晕乎了,气的脸色涨红:“太子殿下,如此朝廷负担不是更重了?给粮又给钱?”
本来灾荒之年粮食就紧缺,还要给流民钱,这不是愚蠢的办法吗?
这么简单,历代那些古人怎么会想不到。
李承乾顿住了笔头,看向魏征皱眉道:“老师,你怎么不把做工算上?”
“做工?”
“没错。”李承乾在纸上写了整个赈灾的步骤道:“开仓放粮,招聘小工,完成未来的一些计划项目,如:修缮城墙,修缮道路,开阔农地等等。”
“就好比我们实行的徭役制度,其实对于一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