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254章 猝不及防吃起了软饭(1/6)
    秋收后种了万亩冬小麦,千亩蚕豆和豌豆。

    该采收的已经采收,秋天种的油菜、冬小麦和蚕豆要到来年春耕后才收割。

    彭敬和苏樱的婚期将近,周诚将剩下的工作交给五位百夫长和许根生。

    明德帝让五百多名士兵跟他一年,要到明年春耕结束才满一年,这期间他们不能离开湖州。

    除了十夫长和百夫长期满后回京都,其余人有七成欲将亲人接到湖州来安家。

    第一年辛苦些,明年就不用再像今年一样待在湖州,周诚暗戳戳地想,只要出了京都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出去浪。

    回京都前周诚去了趟燕子洞,第二批燕窝采收后直接通过水路运到京市。

    这次去两个燕子洞将位置较高的燕窝全都采下来,明年采的燕窝就全都是新鲜的。

    有能飞檐走壁的隋玉瞻,采高处的燕窝对他来说不过是囊中取物般简单。

    趁年前将滋补品铺子开起来,赚点过年钱。

    夏天荆州发现的野生莲藕和鸡头米,周诚告诉卢清婉,卢清婉命魏太守派人采挖。

    荆州的藕比青州的更粗壮,颜色洁白,粉质含量高,亩产达到千斤,口感粉糯完胜青州的藕。

    周诚要了两百斤莲子,找人送到青州给赵庆。

    若是荆州的藕能在青州种出来,且产量高于本地藕,周诚认为青州种了近千年的藕可以淘汰了。

    明年湖州也可以多种些藕,做成藕粉也是道不错的甜点。

    年前半个月,萧冰十人带上各自分到的粮食和农产品乘船回京。

    “杨茂才你这手真巧,我瞧着凉席编最好的就属你。”周诚夸赞道。

    他发现这些官二代自从在湖州做了大半年农民,不仅晒黑了强壮了,能吃苦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不会随意浪费。

    更厉害的是,一个比一个会过日子。

    各自编的草席、草帽、蓑衣、草鞋什么的全都带回京都。

    要不是东西太多放不下,连撮箕箩筐都舍不得留给别人用。

    杨茂才嘿嘿笑道:“我在家日日被我爹骂我蠢笨,文不成武不就的废物,我自己也是这般认为,一天天的就是混日子。”

    周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