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好,好!一切都听公的!”李善道笑道。
徐盖转目魏征等人,问道:“二郎,这几位君子仪表不凡,一看就是人杰,未知都是哪位?”
李善道将魏征、于志宁等一一介绍与徐盖。
魏征也就罢了,于志宁、崔义玄等各出身高门,徐盖顿时肃然起敬,连带着,对李善道也有了新的认识,——要知,就是徐世绩帐下,现也还没有于志宁、崔义玄这等名族出身的子弟为其属僚!和与李善道交谈时的亲热迥然不同,对于志宁等,徐盖甚至连用语都文绉绉了。
彼此见过。
徐盖一挥手,说道:“走吧,二郎,咱们请诸君登堂。俺已令备酒菜,很快就好。不意今日不仅得与二郎久别再见,而且群贤毕至,诚然蓬荜生辉,今晚酒宴,必得不欢不散!……二郎,俺可知道,你小子好酒量,今晚,你可别把你徐老丈给灌醉了!”
“老丈”两字入耳,却不知想起了什么,李善道下意识地往徐兰处瞅了眼。
几个月不见,徐兰没甚变化,仍是清秀如兰。
此时暮色下观之,虽淡扫脂粉,娥眉秀目,琼鼻樱唇,一身黄色衣裙,自有出水之美。
迎着李善道的目光,徐兰又是抿嘴一笑。
便随着徐盖,李善道与魏征等登堂。
往堂上走路上,李善道问徐盖:“徐公,怎不见三郎?”
李善道在巡县前,特地把徐世感留在了贵乡,让他等迎徐盖。
徐盖“嗐”了声,说道:“迎俺到县后,他说甚么‘忠孝不能两全’,说贝州刺史府正等他开张,只陪俺待了一天,次日就去贝州了。他说给二郎你去书了呀?二郎没收到他的呈书么?”
这徐世感,年纪不大,责任心还挺强。
他的呈书,李善道还真是没收到,可能在路上错过了。
李善道笑道:“三郎虽少,年少有为。‘忠孝不能两全’之语,已足见其不凡!”
“他才多大年岁?有甚有为、不凡!要非二郎厚爱,莫说贝州刺史,一个小小令长他也当不得!就这,俺还生怕他不知事,骤迁大位,千万可别误了二郎的事。”又有哪个父亲不想见儿子出人头地?嘴里说着担心,语气里听不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