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高曦,已很是了解,他的担忧,李善道怎会看不出来
落目他的脸上,多看他了两眼,一句话在李善道心中,没有向他说出。
李善道心中想道:“打下黎阳仓后的这十几天,虽然没有开仓放粮,但仓为我义军取得的消息,我已散出,远近郡县,闻讯赶来求粮的士民、百姓,现早已不知凡几!仓城、黎阳县城周围几十里地,於今到处都是聚集的饥民!只要粮仓一开,粮食一放,以兴洛仓的经验判之,旬日之间,数万众必然立得!到至那时,李密即使不快,木已成舟,又能何如”
打的却乃是先作成既成现实,然后迫使李密不得不接受的主意!
……
“旬日之间,数万众必然可得”的判断,李善道只做对了一半。
对的一半是,的确是在开仓放粮后,短短的旬日间,投附者就达数万。
他没判对的一半是,投附者远不止数万!
到四月底,离开仓放粮刚过去了旬日,投者已达一二十万数!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之前在兴洛仓放粮时所得到的投附部曲的数目!
十天前,大包大揽,主动愿一力承担放粮责任的李善道,到这个时候,心情已是从高兴、惊喜,转变成了近似“惊吓”。没想到投附之众会这么多,是惊吓之一;数万众尚好说,一二十万众,传到李密、翟让耳中,尤其李密,他势必会大为不快,甚或震怒,此是惊吓之二。
因忙於募兵事宜,从放粮开始到现在,不曾有好好休息的李善道,在听完高曦有关最新募兵情况的汇报之后,叫上刘黑闼,顶着两个黑眼圈,一双布满血丝的眼,赶去了郭孝恪的住处。
“长史!长史!百姓投军的盛况,真是我没有想到的啊!”到了郭孝恪宅中,见到郭孝恪,李善道将高曦总汇写就的募兵簿子,递给郭孝恪,说道,“长史大概已知吧已得众二十万!”
郭孝恪打发了给他按脚的小婢出去,起身请李善道和刘黑闼就坐,接住递来的簿子,随手翻了翻,笑道:“这是好事儿啊!旬日之间,得胜兵二十万,足可见二郎你如今在河北的威望。”
“哎哟,长史,你可千万别拿我取笑了!我有个甚威望来投的这些百姓,还不都是冲着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