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大余国君、元庆之已满脸疲倦,终日惶恐,便身穿便服,潜出皇宫,来到大余城中一座庙宇。
这庙宇乃百年前而立,人来人往,却仍旧新之如初。里面供奉着大余功德牌位,对大余有大功、大德之人,死后会立下灵牌,放入此庙,享受后世万人之供奉。
王如意本极反对立庙宇之事,她觉得人生一死,死后空空,死后还立庙受人供奉,好生贪心。但随时间流逝,见闻渐广,王如意不免对曾经的自己,大加鄙夷,觉得自己从前见识短浅,刚愎自用,大放厥词。
有些人的功绩长存,如若不立庙供奉,后世受其福泽,而无处回报,岂不显得自己霸道得很?
于是到了后期,王如意放宽了立庙政策,但每立庙余,她均要严加审核,唯有切实有功之人,方才有资格享受万世香火。
但她自己却不肯入庙。在王如意寿命将终的前几年,仍旧生龙活虎,与二八的少女无异。当时众臣联名上书,恳请王如意先行入庙。王如意却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