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黑明 > 第541章 权争场的阴柔术:旁门左道(下)(5/6)
唱‘反调’。

    魏忠贤的商税已经令天下难堪,你把皇帝推到暴君行列,与阉党何异。

    崇祯比毕自严还气愤,户部改革若全完成,税收可是能增加520万两。

    结果还不见影的时候,皇帝圣君上线,大手一挥,取消全国商税。

    朝堂顿时一片赞誉声。

    财政改革来了,包括增加盐引,令商人运粟实边,裁汰冗兵冗役,检查军饷虚冒,开发京东水田,清查天下隐田,兴办军屯…

    不说其他,盐引这东西是随便增发的吗?这就是明朝的货币啊,钱不够用了,财税改革,竟然是直接印钞。

    崇祯才不考虑那问题,反正盐引一出,户部有银子了,俸禄饷银能发了。

    商人运粟实边,这是老朱的规矩,毕自严捡起淘汰的二百年的办法,边商又弹冠相庆了,走私猖獗。

    毕自严是好官,他的经历证明他是,他留下的财税文献也能证明。

    但他是个执行层面的好官,主导财政国策仅仅一年,濒临崩溃的财政被一脚踹塌了。

    盐课首先崩了,盐户累死也无法完成盐引的出盐量,八大都盐转运使司,官员全部请辞。

    辽西率先反击,直接关掉盐课,还是袁崇焕亲自关的。

    开玩笑,袁都督是要饷银灭虏,不是自己煮盐灭虏,能煮早煮了,发盐引有什么用,你账本一划拉军费开支了,前线毛都没有。

    辽西一开头,全国跟进,增发的盐引废了,无法走账了,瞬间一堆烂账。

    恰好黄台吉入关‘救’了毕自严和皇帝的脸面,朝廷开始不停加派、加派、加派,到处补窟窿,毕自严累到吐血。

    真吐了。

    崇祯也强撑面子忍着,财税改革自然抛到脑后了。

    实在是撑不下去,毕自严倒霉了。

    御史弹劾青浦知县没有完成缴税,一经查实,崇祯不去问罪知县,竟然因为一县之税,把户部尚书下狱问罪。

    与袁崇焕一样,皇帝对毕自严积怨太多,破防了。

    但商税也成了崇祯朝不能提的禁忌,明明谁都知道应该收商税,就是没人提,不停派饷搜刮百姓,豪商越发失控。

    徐弘基掌握了皇帝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