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咱们的后方抗日力量,想要以此确保他们的补给线。
“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日军的空军与后勤能力。”陈望稳重地补充道。
要知道,日军在华北地区部署了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新修了十几个陆军机场。
这些战机虽然不及欧美同代战机,但在华北战场上,仍然具备极大的威胁。
再者,日军的铁道运输部队正在全力维修,届时完全可以确保补给线稳定,从满洲运送物资到华北前线。
咱们无法迅速开战,而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缮后,已经较为完善,能够长期支撑作战。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日军的准备十分充足,防线确实坚固,但并非无懈可击。”朱良分析道。
说着,他用力地揉了揉眉心,又继续道:
“眼下,我们的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但若要北上决战,必须速战速决。”
陈望微微挑眉,不置可否。这话虽然说得很对,但无疑是废话一句。
而顾同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即道:
“我们拖不起,战局不允许我们再等下去。
日军的防线已经稳固,若再拖延,他们的补给、战线部署都会更加完善,到时候我们再想打,代价会成倍增加。”
“可问题在于——”
孔德翻开一份机密文件,沉声道:
“军需物资的筹备,最快也要半年后才能到位。这一仗事关重大,即便顺利,也得打个大半年,物资不足,根本无法确保战果。”
陈望眉头微蹙,半年时间,足以让战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就是国军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了,如果半年后再行动,等于给了日军充足的准备时间。
届时,数十万华夏军队,将不得不面对更加严峻的战场局势。
可如果提前行动,缺乏足够的物资储备,战事恐怕难以支撑下去。
而且,各部大军,现在也还没有准备好,无论是此时还在华东休整的中央军主力,还是地方军。
朱良微微侧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陈望,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问道:
“陈望,陈家在海外,还能通过私人途径,搞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