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在为国军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一方面心中又不免有些微妙。
他清楚地知道,陈望无疑是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也一定会成为日后整个战局最关键的人物。
“这真是太他娘的厉害了!”
张治忠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和自豪:
“这些洋人总算是看清楚我们华夏的真正实力了,我们不仅能在战场上压制了鬼子,而且很快就能把他们全部赶出华夏大地了!”
宋廉也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赞赏:
“临沂和台庄的胜利,真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我们的勇气和决心,之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外国人,认为我们不过是纸老虎,不堪一击。
但是现在,他们看到鬼子节节败退,终于不得不低头了!”
“临沂和台庄的胜利只是开始,但华北的战局还远不止如此。”
陈望忽然沉声开口,打破了热烈的讨论:
“华夏需要的不仅是暂时的胜利,而是能够确保长久的稳定,而这就需要我们接力打力,而不是一味的盲拼。
正如顾长官所言,这些外部力量的转变,正是我们对世界局势和列强态度的一次深刻冲击。”
在陈望的冷静话语下,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了深思。
关麟,张治忠等人纷纷点头,他们虽然在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博弈上的理解却没有陈望那样深刻。
此时,他们终于意识到,战场之外的远见卓识,才是决定未来走势的关键。
“陈军长说得没错。”
顾同也随即补充道:
“这次外交突破的根本原因,是临沂和台庄的胜利。
而这两场战斗,不仅仅是击败了日军的主力,打破了敌人的战略部署,更重要的是,它们向世界证明了华夏军队的崛起。
英法美的大使们之所以改变立场,正是看到了我们能够对抗并打败日军的决心与能力!”
顾同和陈望不禁对视了一眼,两人心里都很清楚,临沂的胜利虽然为华夏赢得了尊严,但日军的真正战略目的并未改变。
英美等国的外交突破,的确能够为华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