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仁的命令下,早已经秘密调至徐城的第三,第二十二集团军,提前行动,目标直指济宁与皱县这两处军事重镇。
济宁和皱县是山东战场西线的重要支点,关乎着运河的控制权。
而这两座军事重镇内驻守的日军,都是第十师团的精锐主力部队,并且早已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日军第十师团装备精良,不仅配备了数十门重炮,还拥有几十辆九七式中型坦克作为机动火力支撑,更有陆军的战机提供战场支援。
而第三集团军和第二十二集团军,为了这次战斗,总计出动六个步兵师,六万余大军,几乎是押上了第五战区在西线的机动主力。
不仅如此,李仁还特别调派的两个炮兵团,希望通过集中优势火力对济宁和皱县形成有效打击,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夺回这两座要地。
但李仁很快便发现,日军的重炮和空中支援,完全压过了他的两个炮兵团。
第三集团军进攻济宁的第三天,战斗从凌晨五点开始,国军以营连为单位,在炮火掩护下向日军阵地发起冲击。
但日军防线深藏于掩体和碉堡之中,防御能力极强,国军的野战炮难以形成有效杀伤。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的进攻部队,每次推进,都会遭遇日军重机枪和迫击炮的密集火力覆盖,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日军的九七式坦克作为反冲击主力,频繁出动,依靠强大的机动性迅速填补防线漏洞,国军根本无力反击。
而更为致命的是,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同样频繁出动,对国军后勤运输线和前线兵力进行骚扰式轰炸,使得补给线难以维持畅通。
经过两天的激烈交锋,第三集团军与第二十二集团军均未能突破日军防线,各师伤亡惨重,尤其是正面主攻的步兵第19师,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很快,吕县大捷振奋起来的各部队士气,又开始低落了,前线指挥的将领们,不得不承认——这两座城池,他们根本啃不动。
当战报传回徐州司令部时,李仁正坐在作战室的地图前,神色焦灼。
他原以为两大集团军协力,足以撬动日军防线,却没料到竟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些从前线传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