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欧罗巴战场的最大潜在敌人——美利坚。
因为,只有倭国全力投向海洋,才能在远东战局中,真正触动美利坚的战略利益。
这也是他希望帮助华夏的主要原因,甚至还是促使倭国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海洋上,威胁美利坚的关键一步。
这个法肯豪森看问题,可太深远了!
陈望目光如炬,毫不含糊地应道:
“法肯豪森先生,若是贵国在军事物资和设备方面稍加支持,我们华夏军便可进一步牵制倭军,令他们在陆战上不能脱身。”
他语气轻缓,并未刻意催促,而是以最朴实的陈述,暗含了华夏方面的请求和信任。
法肯豪森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后,才作出回应:
“陈军长,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尽我所能向国内争取更多的设备与军火,以此来支援华夏的抗战。”
说着,他话锋一转,道:
“但相应的,国府也要为我们提供一些便利。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初步考虑陈将军的意见,在德意志国内招募数千待业青年,到华夏来支援军事训练,还有军工建设。”
“非常感谢法肯豪森先生,德意志青年们来华支援,那可是个互利互惠的好事,更能加深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陈望面带笑容,欣然应道。
法肯豪森对华夏的扶持,早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情感和利益交换了,更是出于对远东局势的长远考量。
倭国虽然占据了东亚的部分要地,但他们的国力终究不够强。
换言之,只有当倭国无可奈何,将全部资源转向太平洋的时候,才能形成足够的威胁,影响到美利坚的战略利益。
德意志的最高统帅其实并不希望美利坚介入战场,但他又希望一场太平洋大战的危机,时刻存在着。
换言之,美日之间,不爆发战争,又时时刻刻准备爆发战争,才是德意志最希望看到的。
这看似是简单的一场合作,实际上背后潜藏的是三国之间的复杂博弈。
倭国虽视华夏为主要进攻目标,但其向太平洋扩展的野心,始终未改。
而德意志此时最需要的,正是将倭国的注意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