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良看到陈望,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几步走上前来,拍了拍陈望的肩膀,言辞间不掩饰自己的赞赏:
“陈师长,您这次指挥得当,真是让我们这些老将也叹服啊!
仅凭两个师,就让小鬼子的两个旅团全线崩溃,正可谓是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令人佩服啊!”
朱良的夸赞,不仅是对陈望的欣赏,更是一种对比,暗示着白禧的失败与不如。
此话一出,众将纷纷点头,宋廉、朱华、孙良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附和:
“没错,陈师长这次的闪击战,简直令人叹服!”
“以少胜多,若非亲眼见到,谁能相信?”
“这场仗打得好,我在市郊的部队,听到捷报后,士气都被带动了!”
“……“
这些高级将领们,都是看了报纸的,现在无不惊叹于陈望的战略指挥之强。
毕竟,陈望原身以前的那点破事,现在早就没人拿出来说了。
相反,陈望扬名后,已经开始有大儒为他辩经,把他之前游历欧美日,吃喝嫖赌的事情,说成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偷师学艺!
这么苦心孤诣,还不是因为洋人藏着掖着?
那些好东西,能让你轻易学去吗?
而陈望年纪轻轻就这么强,完全就是个天才啊!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
当然,现在报纸上都说,这是民国以来,留洋青年一代的典范——新生代全能型人才!
此时,陈望听到这些话,却是淡然一笑,略一鞠躬,客气道:
“承蒙各位夸奖,其实前线的将士们才是真正的功臣。
我的战术只是战机所致,拼尽全力不过是因为职责所在。”
但他话音刚落,此前和他不对付的朱华师长,却当即道:
“陈师长,您谦虚了!打仗讲究的就是兵力调度、战机的把握。
您能精准地抓住敌方的弱点,以一当十,这可不是运气能解释的。”
宋廉也微微颔首,眼中多了几分欣赏之意道:
“陈师长,你若是能早一点独当一面,担任前线指挥,怕是战果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