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可以成就一场令人瞩目的胜利,甚至凭借着在军中的地位,压过陈望一头。
如此一来,舆论将会把他捧上天,社会也会赞他为“东方的拿破仑”,“当代诸葛亮”,民众的热情会一边倒地倾向于他。
可现在,这一切都化作泡影。
战局惨败的代价让他最精锐的两个师伤亡了近六千人,大部分团都失去了战斗力。
而更为糟糕的是,他让桂军在国府中丢了几乎所有的颜面。
若是中央突破的功劳在手,他和桂军,必定如日中天!
现在,白禧只能硬扛着几位军中同僚的冷嘲热讽,却不能反驳什么。
这次失败,算是把桂军的真正实力暴露了。
他无法再说这次胜利,最核心的就是桂军!
很多时候,对与错不重要,成王败寇,才是关键。
正当此时,门口传来一阵整齐而沉稳的脚步声,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门口——陈望身穿军装,一步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的神情平静而严肃,仿佛战场上残酷的杀戮,没有在他心里留下丝毫痕迹。
当然,众人看到陈望,如此态度,还是因为刚刚传来的消息,已经让指挥部内,气氛一震。
北平的九国公约会议正式邀请了华夏代表。
这就是华夏在国际上的尴尬地位了。
这场发生在本土的侵略战争,议和公会居然一开始没有正式邀请华夏代表。
但在华夏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倭国也改口宣称:对华战争是“为了东方的和平”。
这一消息仿佛一根刺,深深插入南翔指挥部内,每个人的心脏。
随着前线的胜利,这场会议其实已经让军中的不少将士,对上层谈判妥协的态度不满。
而在座的所有将领心中都清楚:
如果这次的战事再度失利,外界的干涉只会让情况更为复杂,同时让对日作战的行动更加艰难。
而陈望,此时自然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因此,当他走进指挥部的一瞬间,在朱良的带领下,众高级军官们,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躯,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赞许、敬佩,也有淡淡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