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亲自去拜访了这位德意志顾问团的最高顾问,为这次原本专门为陈望准备的“闪击战专题”预热。
法肯豪森素以严谨、果敢的作战思想闻名,对“闪击战”的推崇,在军中更是广为人知。
宋晚晴很清楚,这一次松江战局的扭转,正是法肯豪森将军持续关注的事件。
法肯豪森作为德意志军官团的最高顾问,在大多数华夏记者眼里几乎是不苟言笑的军官形象。
而当宋晚晴将广福镇战报交给他时,却意外见到他少有的惊喜神色。
要知道,这可不是法肯豪森第一次听到捷报,但他还是振奋不已。
“中央军在广福镇的一战,确实让我吃惊不小。”
法肯豪森的语气透出难掩的欣赏,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翻阅的文件:
“事实上,我在建议松江各军主动发起进攻时,从未想到他们竟能将战术运用得如此精妙。
仅凭步兵,就打出了重武器闪击战的效果,这在我们德意志,都只是战术理论上的研究。”
宋晚晴嘴角忍不住微微弯起,眼神专注,目光中带着些许掩饰不住的欣喜。
她迫不及待想听到对方的评价:
“那您觉得,这场闪击战的成功,在战术运用上有何独到之处?”
法肯豪森略微思索,语气中带着几分兴致盎然:
“从战术角度来看,这已经超出了我们传统步兵的指挥范畴,堪称重大突破。
‘闪击战’的基本理念是以高速、精确的兵力投入,在局部实现最大化突击。
但它也极大地依赖于空中支援和强大的后勤保障,本质上不是为轻步兵服务的战术理论。
而在广福镇,陈将军显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用极少的兵力实现了局部战术优势。
这个成就,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可以留下一行字的。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战术灵活性,甚至超出了我们德意志军队的某些标准。”
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宋晚晴按耐不住激动地追问道:
“所以说,在您看来,广福镇一战的意义不仅限于战术的突破,还在于体现了华夏军队在战术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