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却又至关重要的‘道’。”
牧云那温润如玉的嗓音,仿佛山间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而过,轻柔而又清晰地传入了虚蜉蝣的耳际。
虚蜉蝣静静地聆听着,脸上露出痴迷陶醉的神情,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同。
片刻之后,他按捺不住内心深处对于“道”的强烈好奇,终于鼓起勇气向牧云发问:
“先生所言极是,然而人生在世,茫茫尘世之中,众人所追寻的那所谓大道,究竟应该如何去探寻呢?”
牧云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世间大道千千万万,犹如繁星点点,数之不尽。
然而,无论哪一条道路,最终都如同那朝生暮死的蜉蝣一般。
人生苦短,在岁月长河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恰似蜉蝣般渺小脆弱。
可也正因为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我们才更应当拼尽全力去追逐那至高无上的大道,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实现灵魂的升华。”
听到这里,虚蜉蝣不禁陷入沉思,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就在这一刻,他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内心深处对于未来的迷茫瞬间消散无踪。
从此刻起,他已将牧云视作自己人生路上的指引者、精神世界的导师,并决心跟随其脚步,踏上这条艰难曲折却充满希望的求道之旅。
此后的日子里,牧云在浮屠洲稍作停留,期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修炼法门以及心得体会一一传授给虚蜉蝣。
而虚蜉蝣则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勤奋与刻苦,每日废寝忘食地钻研琢磨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其修为亦是突飞猛进。
望着眼前这个日益精进的年轻人,牧云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轻声说道:
“你这天资着实聪慧过人,假以时日,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当会在修道一途取得非凡成就。”
面对牧云的殷切期望,虚蜉蝣目光坚毅,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承蒙前辈厚爱与悉心教导,晚辈必定不会辜负您的一片苦心!
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我亦会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在那之后,牧云离开浮屠洲,一直云游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