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怕,那是骗人的。
这些人中,恐怕有不少都是清廉之辈。
应天城的官场上,已经开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朱雄英喜欢打压朝臣。
“不过要把这事推行下去,倒也不是没办法。”
朱雄英沉吟了一下,接着道:“那我们就把舆论推向一个高峰,让民众的情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靖难之战已经结束,我们也该对外宣布了。”
“你去写一份文章,把靖难之战的经过,原原本本地登上报纸。”
“包括那些参与叛乱的人,也包括那些暗中向朱棣汇报的官员。”
“所有人的名字,都要公之于众!”
解缙立即抬起头来看着朱雄英。
顿时对朱雄英的聪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没错!
他竟然忘记了大明报!
这东西,用来调动舆论再合适不过了。
应天城的文武百官,还敢说什么?
当民意累积到了一定地步,别说那些官员了,就算是皇帝,也能把你给掀翻。
应天城的官员算什么?
还差得远呢。
“陛下英明!”
解缙顿时眉开眼笑:“我忘了大明报了。”
“我这就去写,明天就可以昭告天下。”
“把靖难之战发生的一切都写一遍。”
“同时,还附上了最近抓捕的官员犯罪的证据。”
“只要铁证如山,满朝文武也不敢妄议。”
如果他是个手无重权的大臣,很有可能会被文武百官制衡。
可朱雄英,却拥有大明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谁也不敢威胁朱雄英!
所以,这一战,朝廷必胜无疑。
没有足够实力的官员,也只能臣服。
“嗯!只要把这些人一网打尽,靖难之役也就彻底宣告结束了。”
朱雄英淡淡道:“让大明报登刊靖难之战,然后放出朱棣和宁王朱权的死讯。”
这就更让人震惊了。
只要放出消息,就能让满朝文武胆战心惊。
这是在表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