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突然将苏轼的《劝学帖》推向司马光,开口道:“君实看这‘腹有诗书气自华’,比之徐子建当年‘为天地立心’如何?”
司马光摩挲着腰间磨旧的鱼袋,神色平静,目光深邃。
他微微沉吟片刻,淡淡道:“范仲淹二十三岁写‘不以物喜’,少年意气终究需岁月沉淀。”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沧桑的智慧。
韩相公微微颔首,似是认同司马光的观点。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诗稿上,心中暗自思索着这两位新科进士的才华与未来。
就在这时,富弼突然击节赞叹:“好个‘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他的声音高亢而激昂,惊得池中锦鲤跃出水面。
只见苏轼醉眼迷离地提着半幅残卷,墨迹顺着宣纸滴落池中,竟引得十余尾金鲤争相吞食墨渍。
晏殊抚掌笑道:“古有薛涛笺,今见子瞻鲤,当浮一大白!”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欣喜,举起酒杯,向苏轼示意。
众臣纷纷举杯应和,一时间,水榭中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徐坤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面前三十首精心准备的贺诗,在苏轼即兴挥洒的狂草前显得如此匠气。
更可恨的是那徐子建——这个八岁就被嘉佑帝钦赐文林郎的\"神童\",竟还在齐王案前从容授业,仿佛满堂喧嚣与他无关。
宴席开始后,嘉佑帝给进士们赐酒,徐子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福康公主带着一股淡淡的西域贡品蔷薇水香气,缓缓走近徐子建。
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衣袂飘飘,宛如仙子下凡。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与狡黠。
福康公主带着妹妹福安公主走到徐子建案前,鎏金护甲轻轻划过他案上未动的蟹八件,轻声说道:“徐状元莫不是嫌琼林宴的螃蟹不如登州肥美?”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动听。
福安公主看着徐子建那俊秀的容颜,不禁微微一怔,耳尖泛起一抹红晕。
“大公主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