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念,回去替我向他问好。”
这时,苏轼恰好从屋外踱步进来,看到周森与那堆礼物,瞬间来了兴致,凑到跟前。
待听闻是徐子建向苏辙道贺,他的脸瞬间垮了下来,佯装不满地抱怨道:“子由,你瞧这徐公明,太不像话!单单祝贺你,却把我这哥哥晾在一旁。我与他也算好友,他居然厚此薄彼,难道我就不值得祝贺?看来他对你这未来姐夫还真是好!”
苏轼一边说着,一边夸张地摇头叹气,脸上却带着几分戏谑。
苏辙抬眸,目光敏锐地看向周森,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徐子建做事向来严谨,今天突然给他实属反常。
再联想明日殿试放榜之事,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心中浮现——难道哥哥的殿试成绩出了意外?
徐子建派人是过来预警的?
“周小哥,公明兄派你过来有什么话让你交代?”
苏辙看向准备离开的周森问道。
“我家公子说,若是苏家公子问起就说,苏家大公子这次没有名落孙山,不过也不要荒废了学业!
两位公子,我的话已经带到,先回去了!”
周森话说完便行礼离去。
“辛苦,周小哥了!”
苏辙客气地将周森送出门口。
苏轼听到周森的话脸色大变,看向自家弟弟道:
“子由,徐公明那个话什么意思?”
“大哥,公明兄的话已经很清楚了!”
苏辙叹了一声。
自家这个不省心的大哥怕是殿试写了什么出格的东西。
徐公明明明在殿试前已经叮嘱过要慎言,大哥依旧执迷不悟。
当晚,书房内烛火摇曳。
苏轼坐在书桌前,神情凝重,手中的毛笔在纸上不停舞动。
一旁的苏辙,看着哥哥专注的模样,心中满是好奇与不安。
待苏轼搁笔,苏辙急忙凑近,只见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竟是哥哥殿试的试卷内容。
“哥哥,你这是……”苏辙轻声问道。
苏轼长舒一口气,将试卷递给苏辙,“子由,你帮我瞧瞧,我自觉这文章写得有理有据、文采斐然,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