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一同来到贡院。
苏轼一袭白色长袍,衣袂飘飘,头戴黑色高冠,显得风流倜傥。
苏辙则身着淡蓝色的长衫,面容清秀,气质沉稳。曾诚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袍子,眼神中透着聪慧。
此前,他们曾对过卷子,众人一致认为,若不出意外,徐子建定会高中会元。
此时,白鹿洞书院的章惇、窦卞、罗恺三人也前来观榜。
章惇身材高大,身着一件深蓝色的锦袍,袍面上绣着金色的蛟龙图案,显得霸气十足。
窦卞身着一件褐色的长袍,头戴方巾,眼神中透着精明。
罗恺则穿着一件淡紫色的长衫,手持一把折扇,显得风度翩翩。
窦卞和罗恺站在贡院门口,高声谈论着,窦卞大声说道:“章惇兄才学名满江南各路,此次会元之位,非章惇兄莫属!”说着,他还得意地摇了摇手中的折扇。
罗恺也在一旁附和:“那是自然,章兄之才,谁人能及!”他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抚着下巴。
苏轼听闻,心中很是不服气。
他一向自认才学高绝,对徐子建,他是认可的,可对于其他人,却难以服气。
当下便忍不住与窦卞、罗恺争吵起来。
苏轼双手抱胸,不屑地说道:“公明贤弟才是会元的不二人选,其他人,苏某一概不认!”他扬起下巴,眼神中满是傲气。
窦卞毫不示弱,梗着脖子反驳道:“徐公明不过是有点诗才罢了,说到策论,那还是章惇兄的长处!”他向前一步,手指着苏轼,满脸的不服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愈发紧张。周围的人纷纷围过来,看着这几位才子争吵,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徐子建和苏辙赶忙上前劝架。
徐子建一边拉着苏轼,一边说道:“子瞻兄,切莫动气,这榜单还未公布,一切皆有可能。”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试图平息这场纷争。
苏辙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诸位皆是饱学之士,何必为这尚未确定之事伤了和气。”他一脸温和,目光诚恳地看着众人。
章惇也过来劝道:“两位贤弟,且先消消气,等榜单出来,一切自有分晓。”
章惇虽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