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功夫才行。
第三道是赋题,以个人信念为题写一篇赋,赋最讲究辞藻和气势了,得用心去铺陈才行。
第四道论题是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为题,这论题可不简单,得有自己深刻的见解才行。
第五道策题是以平定西疆为题,这可是关乎时务的大问题,得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才行。
而这大周会试的考试内容,涵盖的范围颇为广泛,且各有各的考查重点,旨在全面地衡量考生们的学识和能力。
先说经义部分,这可是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阐释与发挥的重要环节。
像《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等这些儒家经典,那都是考生们必须烂熟于心的内容。
考试时,要求考生依据经典原文,再结合历代大儒们所作的注疏等资料,深入地论述相关义理。
徐坤拿到考题后,看着那经义的题目,先是一愣,随后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我平日里对这些经典钻研得够深,这题不算太难,只要好好发挥,定能答出彩来。”
想着,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高中的那一幕,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赶忙拿起笔,准备开始作答。
孙志高则愁眉苦脸,心里直叫苦:“哎呀,这题看着熟悉,可真要论述起来,怎么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啊,这可如何是好。”
诗赋部分呢,要求就更为细致了。
诗一般是格律诗,这格律上可丝毫不能出错,平仄要对应准确,押韵要合规,对仗要工整,而且在立意方面还得有独到之处,要能展现出考生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心境、情怀。
赋则讲究铺陈排比,那辞藻得华丽却又不能堆砌得太过生硬,要按照规定的韵部来押韵,行文之间要有一种气势和韵律感,对考生的文采和构思能力要求颇高。
有考生看着诗赋的题目,咬着笔头,心里想着:“这诗的立意可得想好了,既要贴合题意,又得新颖独特,可真愁人啊,时间还这么紧,可得抓紧了。”
徐子建一边想着,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寻找那一闪而过的灵感。
论这一块,多是针对一些治国理政、历史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论题,让考生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