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在一旁窃窃私语,讨论着哪位公子或是才女会在此次文会上拔得头筹。
徐子建带着家人来到一个装饰不错的围账坐下,徐家的分得位置不错位于中间偏上。
扈三娘则在不远处警惕地守着。
“哥哥,你会不会在文会上作诗呀?”
徐晴儿眨着大眼睛问道。
徐子建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反问道:“你想我参加吗?”
宋引章在一旁说道:“公子才学出众,定能写出佳作。”
赵盼儿美眸看向徐子建眼中同样充满了期待。
不远处广场上,嘉佑帝带着宫中皇后妃子以及几个帝姬和百官一同在舞台下观赏百戏表演以及女子相扑。
这时内侍总管张忠全在嘉佑帝身边小声说道:
“陛下,隔壁文会欧阳学士派人过来询问文会的彩头!”
“皇后,朕记得汝州刚刚送来十几套茶具大玉川先生。
那便拿一套作为文会的彩头如何?”
嘉佑帝看向一旁的曹皇后。
大周人将茶具点茶的茶具叫做大玉川先生,点茶茶具一共12件。
大周人甚至给这12件不同的茶具封了官职。
想不到吧,咱还是有头有脸有编制的。
12件大玉川先生,其实是宋代官宦贵族阶层使用的整套茶具,将其称之为先生,是因为这一套茶具是以唐代的茶仙玉川子命名的。
大周人喜欢喝茶,每家每户都有点茶的工具。
所以大周朝人民为了表达他们对茶的喜爱,就给不同的茶具分别取了名字,还按照大周的官制封赐给他们官职12件。
大玉川先生顾名思义,一共有12件茶具,他们分别是为红栌、木代智、金法曹师长运胡员外、罗书密宗从事漆雕秘阁、陶宝文汤体验、竹富帅司职方。
其中为红炉指的就是茶具,但咱们可不能小看这个茶炉,它有名有号,大周朝名人名号上有的东西它都有。
虽然它叫韦鸿胪,但它还有明文鼎字锦阳,号似窗间叟,这不比大多数名人的名号还多。
不过,韦鸿胪并不是用来烧茶的,而是用来烘茶的,而红炉则是执掌祭祀礼仪的官员,这个词也有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