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着腰,双手抱拳禀报:“启禀族长,门外来了个姓徐的郎君,自称是东边山坡上闽仲书院的人,说有事前来相商。”
这山坡上的闽仲书院据说荒废了好久,之前有一个老夫子在上面居住,前一阵子这个书院被别人给盘下来了,还有周边几百亩荒山,也不知道是哪一户人家,如此大手笔。
郑弄微微沉吟了一会儿,抬起手摆了摆,对仆人说:“快请那位徐郎君进来。”
郑弄仔细打量着面前相貌堂堂的壮汉,他身穿皂色短打,是用深黑色的布料制成,上面似乎还带着些许金属的光泽,腰挎手刀,刀柄上缠着红色的丝线,看起来像是个厮杀汉子。
郑弄并没有因为徐文的外貌而轻视他,反而微微拱手,语气恭敬地说道:“这位郎君,老朽郑弄乃是这济水村的村正,不知郎君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徐文恭敬地向郑弄几人行礼,微微弯腰,双手抱拳,说道:“某家徐文,今日过来打扰几位长者,是奉我家公子之命前来济水村招募村民协助修缮山坡上的书院。”
郑弄看着态度谦和的徐文,与一旁的几位族老对视了一眼,微微皱起眉头问道:“不知这位徐郎君,您家公子是谁?需要招募几人修缮书院?”
徐文回答道:“回禀长者,人数自然是越多越好。我家公子乃是陛下钦封的文林郎徐子建,祖籍正是济州。他听闻济州很多学子求学艰难,于是买下原来闽仲书院的屋舍,打算新建一座书院。
不仅如此还重金请了原来岳麓书院的两位教授过来担任书院的副山长。公子承诺,书院建好以后,济水村周边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免费上蒙学三年。”
“徐郎君此言当真?”前厅济水村的几位族老都激动地站起来,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微微张着嘴巴,惊讶地问道。
要是徐子建只是建书院,他们不至于如此激动,但新书院的两位副山长可是来自岳麓书院,那就不一样了。
岳麓书院作为整个大周排得上号的四大书院之一,济水村的族老们自然听过。
而且岳麓书院的入学考试堪比院试,每年只招二十名学生?
济水村中的子弟这么多年甚至都没有一个能考上岳麓书院的。
徐文点了点头,微微抬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