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晚上……
彭三这日浪费了三顿饭钱!
呕死!
平日里他家吃才吃两顿呢!
别看街上的铺子大多从早开到晚,可一天能吃三顿的人真不多!
这帮狗曰的捕快衙役,他就不信了,这帮人还能一直吃下去?
天天包子面条有啥意思?
关键是,谁他娘的有钱天天下馆子啊!
嘿……
还别说。
眼下这帮捕快衙役还真有钱天天下馆子!
本来衙役们的月钱是一两银子,但杨县丞倒台之后,方县令就自掏腰包,给三班衙役每人每月补贴一两银子并四十斤粮,半斤灯油,两斤荤油。一年两匹布料,一薄一厚。
县令还说了,冬日每人还给补贴五十斤木炭。
但要求他们不许欺压百姓,收税粮的时候不许用大小斗坑害百姓,中饱私囊。
若有犯者,严惩不贷!
方县令这么搞,加之三班衙役换了七成,七成都是新人,正是胆儿小听话的时候,当差十分认真,一时间,县里的风气好了不少。
衙役们除了月钱,平日里还有些别的收入,比如巡街的时候帮商铺撵走闹事儿的,掌柜的要给辛苦费。
比如抓到了小偷,衙内要给赏钱。
那些狱卒也有额外的收入,比如被罪犯家属委托多照看照看犯人。
眼下杨县丞倒台,拔出萝卜带出泥,衙门的监狱都挤爆了,狱卒们拿好处费也拿得手软。
三班衙役被轮流抽调到监狱帮忙,主打一个有油水兄弟们都沾染一点。
(杨县丞真是个好人啊!)
舒正奎干得开心得很!
其实不需要舒春华吩咐,他都会频繁地带人来包子铺晃荡,搞得彭三的嘴巴长了一圈的燎泡。
他又坚持了几日,实在是找不到下手的机会,跟着他泼皮倒是吃得开心极了。
兜里的银钱那是哗啦啦地往外淌。
彭三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只好作罢,心说他再等等,不愁等不到机会下手。
他放弃之后,舒正奎就松了一口气,然后去找舒春华跟她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