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个星期,村子里面的建设项目,并没有停止。
不过现在的重点,都放在了通往大青山的基础设施建设。
曾经那条荒草萋萋的土路,早已经被人力扩宽,并铺上了水泥路,能通大卡车进去拉货。
到了山脚下后,则有好几条路同时开发。
一条是进山打猎的路,只能供小货车单向进入,此时有了铺路机,还有各种建筑工具的辅助,修建速度大大提升,已经修了几十公里的盘山路。
沿途的风景也还不错,就是非赶山期间,是不对外开放的,特意派了一个人,带着一条狼狗在这里看着大门。
此时除了修路的人能进去外,其余的时间,都是谢绝访问。
至于另外一条路, 则隔着半个小时的路程,专门沿着河边修的小路。
有地基的地方,则是修的扶手,地面做了防滑处理,两边的植物则尽力保留,有害的自然是要提前排队掉。
至于有的地方,路基断裂的,还得吊桥铺上木板。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笨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地变成了熟练工种。
甚至于,有的人在看了电话后,受到启发,还自发的研究起来,如何把这条路铺设漂亮的同时,还要有娱乐性。
还有的时候,也会拿到上扫盲班的时候,把问题提出来,大家伙儿一起研究讨论,务求尽善尽美。
这是建设自已的美好家园,以后还要对外开放收取门票费的。
所以,众人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可以说,就连上学的学生娃娃们也被动员了起来。
在众人的合力之下,再加上张耀阳有前瞻性,很快就将基调定好,于是,这个独特的风景风,就这般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铺路的同时,遇上地势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则会将其弄个休息用的凉亭。
这些都是就地取材,木工匠人也是现成的,倒也方便得很。
七八个人一起合作,只需要两三天的功夫,就能搞定。
还有的则是弄上一个特别的植物园。
这大山里面的名贵兰草还是挺多的,但是在外面可不容易见到。
就会特意开辟出一个兰草园区,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