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会做人会做生意的。
名声打出来以后,聆音阁竟然找上王学洲,要出钱买他那个上联,他们要挂在聆音阁供人赏阅。
这对聆音阁和王学洲来说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王学洲又不是什么清高雅士,在问过价钱之后,果断同意了。
没办法啊,人家给的太多了,一百两银子呢!
他又不是什么名仕,也就是趁着这个东风,几个字能卖一百两。
可此刻被顾父当面道出,未免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好在他脸皮也够厚,他调侃道:“是吗?连伯父都听说了?那看起来我真是出名了。”
“哈哈哈,有意思!”
顾父看着王学洲真是越看越满意。
不住的在心底叹息,这哪哪都好,怎么就是这年纪这么小呢?
要不然配他闺女多好 。
可惜他闺女正值芳华,实在是等不起了。
··········
和顾家的合作还算顺利,顾父和顾舒然试过东西之后,都觉得口味不错,东西新颖,值得一试。
王学洲做生意的经验不足,但是跟人合作的经验一次就够用了。
他提出他家只供货,其他不管。
契书三年一签,卖给顾家的价钱也要根据当年材料的成本价而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双方不同意当时的价钱,可以谈判,也可以选择不签。
顾父和顾舒然没想到他一个书生,还懂得如何做生意,两人稍微商量了一下,也同意了。
但是,王家要先给他们提供一批货来试试水,等顾家卖了再来算钱。
这个担心也不无道理,王学洲心里清楚对方愿意试一试已经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了,要让人家承担全部的风险,这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他爽快的同意了。
但是也提出,只此一次。
回到府学,他将这个消息告诉给石明,看着他激动地样子也笑了:“如果顺利的话,这一批之后咱们就有钱了,到时候就买一些人在家帮忙,你还是跟着我吧!”
看把孩子造的,在山上大半年,看上去老了十岁似的。
石明舒了一口气:“这样也好,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