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许宁自语道,并拿起一张打印纸开始总结要点。
首先,要选取适当的空间正交基函数,并利用时空分离技术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分解成时间和空间两部分。
然后,结合非线性伽辽金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一个小时后,草稿纸上布满了他的笔记。
尽管文章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抛物型系统作为例子,但两个应用实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比摘要所承诺的还要出色。
这篇文章原本可以在更高影响力的期刊发表,可能是出于人情关系才出现在当前刊物上。
更让许宁惊讶的是,他发现了作者未提及的应用潜力——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热和流体流动计算,经过调整后还可以用于质量传递问题和化学反应过程。
这意味着化工生产中涉及的“三传一反”(即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都能被此方法涵盖。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万能。尽管其适用范围广泛,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许宁看着满桌的草稿纸,意识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面对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科学家们尝试通过简化的方式来理解它们。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空间基函数和权重残差法,将复杂系统的无限维度缩减为有限的常微分方程,从而更容易处理。
不过,这种方法本质上还是基于线性的假设,对于那些高度非线性的现象来说,可能并不完全适用。
而且,选择不同的基函数可能会导致结果与实际系统的特性不符。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隔壁房间里那台正在运转的强大计算机。
理论上,直接按照文献中的方法进行计算是可行的,但考虑到目前计算中心刚刚启动,这台超级计算机已经承担了不少项目,如果再加上这个,负担会更加沉重。
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即便是简单的相控阵雷达研发,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力热电耦合分析,更不用说这样复杂的计算了。
显然,这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或许可以考虑平衡截断或最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