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的中书令大人,都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司马相如。
然而,当面对着这一系列的好处以及各方势力的拉拢时,司马相如却并未感受到丝毫的喜悦之情。
相反地,每当独处之时,他都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一阵寒风吹过,令他毛骨悚然。
司马相如又怎能忘记王居之那悲惨的结局呢?
众人皆知“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但在司马相如眼中,如今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其危险性甚至远超猛虎。
随着与皇帝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司马相如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这位年事已高的统治者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犹如一片无尽的黑暗深渊,让人根本无法窥视其中的真相。
至于王居之究竟是否真的存有谋逆之心,这已然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或许事实正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亦或者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但无论如何,既然皇帝认定王居之有罪,那么即便王居之拥有百口千舌,恐怕也是难以自证清白了。
在随后的数年光阴里,司马相如始终如一地心怀敬畏、谨小慎微地侍奉于陛下左右。
随着时光的推移,两人相处的时日渐长,皇帝有时也会在某些事务上向他征询意见和看法。
然而,即便司马相如有心藏匿自身的才华与智慧,但他深知以自己的能力和见识,绝无可能瞒过圣上那双睿智的眼睛。
司马相如出身卑微,自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对于民间百姓所承受的苦难可谓心知肚明。
犹记得儿时那段艰苦岁月,饥饿时常困扰着他,家中常常揭不开锅,食不果腹乃是家常便饭。
若不是承蒙恩师展昭时不时地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予以接济,恐怕他根本难以走到如今这一步。
正因如此,当面临皇帝的垂询时。
司马相如深知,与其绞尽脑汁去揣摩圣意,试图迎合皇帝心中的想法,倒不如坚守本心,立足于百姓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究竟要采取何种方式和行动才能够切实地造福于广大的黎民百姓呢?
对于这个问题,司马相如一直在苦苦思索着答案。
只要是那些真正有助于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