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很快被镇子里的人传播出去。
不但泗水镇周围的人全都知道了展昭知识渊博,就连数百里外的衮洲城,也知道泗水镇来了一位能人。
这下子,有更多大户人家,不远百里,将自己孩子专程送到白鹿堂来读书。
展昭也是来者不拒,只要你家孩子有这个悟性。
不管你是大户人家也好,贫民百姓也罢,哪怕你是王侯将相之子,他都一视同仁。
只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白鹿堂就从一个泥胚茅草的小小私塾,扩展成一个占地十几亩的大学堂。
而展昭的学生,也从最开始的八九人,变成现如今的数百人。
每到日出时分,整个泗水镇的人,都能听到学堂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到了日落,依旧能看到学堂教室内,闪烁的微弱烛光。
展昭自从开办了那家书堂之后,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财富也与日俱增。
他手中有了足够的钱财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善自家的居住环境。
于是,他不惜耗费巨资,请来了能工巧匠,将原本普普通通的院子彻底改建,变成了一座气势恢宏、高门大瓦的豪华宅院。
不仅如此,展昭还惦记着一直以来照顾他和妻子的白大娘。
他出资为白大娘建造了一栋美轮美奂的宅子,其精美程度堪称整个泗水镇之最。
除此之外,展昭心怀感恩之心,主动向族里捐献了一大笔钱款,用于重修已经略显破旧的展家祖祠。
这一善举使得族人们对他肃然起敬,赞不绝口。大家纷纷称赞展昭不忘本,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展昭的妻子郑氏也是心地善良,温柔贤惠。
她时常亲手为镇里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们缝制抵御寒冬的棉衣,并且隔三岔五就会给这些可怜的老人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郑氏的善举传遍了整个镇子,人们对她交口称赞。
展氏一族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无一不对这对年轻的夫妻喜爱有加。
每当见到白大娘时,众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夸赞展昭的高尚品德,同时对白大娘当年收留这对小夫妻的行为表示由衷的感激和庆幸。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