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把的往里面续麦子。
一直笑的嘴巴都合不拢嘴。
要不是林瑞把二人拉出来,看这架势,二人是准备把这十亩地的粮食,都给脱完了才肯罢休。
这就是当代的基层官员,虽然有害群之马,但大多数还都是一心为民,只要是对农民有利的事情,他就高兴。
很快,一亩地的麦秆就脱离完了,看着那两袋子小麦,加一起也就勉强两百斤,林瑞眉头微蹙。
往年收成最好的年代,精耕细作,上满底肥的小麦,风调雨顺的年代,在林瑞的记忆中,也没有超过三百斤过,能过二百五十斤,已经是让人载歌载舞的大丰收年了,林瑞心头忍不住一阵暗淡,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而旁边的向主任,以及顾明泽,季光明都抓着麦子连连叫好,说他们街道种的粮食今年的收成算是不错,如此天灾之下有这等收成,今年的粮食无忧啊。
林瑞也知道,作物的成长与收成牵扯到方方面面,气候,种子,以及肥料是作物成长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
今年气候异常,能有收成就不错了,种子经过迭代叠加,虽然算是粮种,但是跟后世用科技手段培育的种子,要差上几倍。
最重要的化肥的诞生,才是粮食丰产的关键。祖国什么时候才开始使用化肥的?
林瑞不知道,反正他是从没有听说过有人提起过化肥,而国内最先使用化肥,也应该是进口的,因为现在国内的化工基础都不完善,真的很落后。
季光明跟顾明泽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林瑞的思维。
这个时候,小麦从收割,到脱粒,一条龙的设备全部打造完成。
这台机器还会继续留下来,继续脱粒,田里的收割机也不会停下来,也会继续收割。
季光明跟顾明泽都是大忙人,他们这一次算是见识了农业机械耕作的速度跟手工牲畜耕作的效率对比。
顾明泽感慨的说到:“有此机械,何须在看老天爷脸色吃饭。与天斗,其乐无穷,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他老人家当年说这句话的心情了,哈哈,林瑞,咱们向阳公社的机械化,就要靠你们炼钢厂来推进了。林瑞,争取咱们向阳公社每个生产都,都配上两套这种收割机,脱粒机,还有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