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 第534章 墨家跟儒家能合作?骗鬼呢!(2/3)

    再者,回到墨家提出反驳儒家观点的具体时间节点去考量,那时身处社会基层的普通百姓若真要严格遵守守孝三年的规定,恐怕即便还未沦落到饥肠辘辘的凄惨境地,生活也必定是极为艰难困苦的了。所以说,儒家的这种想法本质上并非针对普罗大众而言,它根本无法切实有效地运用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战国时期,社会上普遍推行着“三年之丧”的习俗。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墨家学派,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厚葬”和“久丧”之风,并倡导“节葬”以及缩短丧葬时间。

    墨家之所以持有这样的观点,其出发点在于对社会财富的珍惜和合理利用。他们深刻认识到,如果任由“厚葬”和“久丧”的风气盛行下去,将会给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过度的葬礼花费必然导致国家财政的贫困,大量劳动力长期投入丧葬事务也会使得人口减少,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最终致使刑法和政务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为此,墨子精心制定了一套相对简单且经济实惠的埋葬办法。根据他的规定,只需使用厚度仅有三寸的桐木棺材即可,同时逝者入殓时穿着两件衣服便足够。在送葬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循“哭往哭来”的原则,适度表达悲痛之情,但不应过分沉溺其中。待安葬完毕后,生者应迅速回归正常生活,继续投身于劳动生产当中。

    不得不说,墨家所提倡的这种方式本质上并无过错,它体现了一种理性对待生死、注重实际效益的态度。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务实的理念却常常遭人非议指责。这无疑成为了墨家的一大无奈之处。

    相比之下,儒家不仅高度重视礼仪规范,还特别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在孔子传授给弟子们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乐”占据了一席之地。“乐”与“礼”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的关键作用。通过音乐的熏陶,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领悟和遵守各种礼仪准则,从而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音乐作为一种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宣泄情感的活动和体验,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和享受。

    但在古代社会里,音乐仅仅是贵族们所专享的娱乐方式,与民同乐根本就不可能,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