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 第518章 高要这是要断我们各家的根啊!(2/3)
短暂易逝。

    尤其是在从战国时期一直到大秦建立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那些非草根出身的将领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大多与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高要有意对兵家之人委以重任,而是受到当时各种学说流派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的结果。

    至于法家与儒家,这同样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暂且抛开李斯这个人所带来的影响不谈,单看大秦帝国各级官职的构成情况就能发现,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官员皆是源自这两大思想体系。所以,如果不启用这些人,那么对于高要来说,真正能够任用的人才将会变得寥寥无几。毕竟,除了他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那些心腹之外,原本现成的可用之才大部分都出自法家与儒家。

    对于高要自身而言,不论是兵家、法家还是儒家,他一概都无意采用。在他心中,所渴求的乃是那些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之人,具体说来,便是那些能够实实在在地投身于各类实业,并有所作为的杰出人才。至于对各种学派的支持与信奉,在他看来并无多大实用价值。毕竟,诸多学说从本质上讲,无非是教导他人应该怎样去做以及这样做会带来何种益处。乍听起来似乎并无不妥之处,但归根结底,它们不过是空谈而已。

    这也正是诸子百家最终走向衰落的根源所在。诚然,朝代的交替变换以及国家的兴衰起伏对此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它们缺乏务实精神。特别是那些占据主流地位的学说,其门下弟子少则数百,多则成千上万。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信徒群体,这些学说却难以切实有效地改善百姓们的生活状况。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过于关注如何扩大自家学说的影响力,而很少将精力集中于如何将学说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之真正造福于社会大众。

    “如今的商山书院,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是一座书院无疑。然而,只要对其稍有深入了解的人便会知晓,这座书院所涉及的领域可远不止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范畴。在这里,各种不同的行业学院均有涉足,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诸位不妨仔细想想,难道还看不穿其中的端倪吗?高要真正重视的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学派,如众人熟知的儒家,甚或是兵家、法家等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