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权衡利弊之后,认为此时交战己方胜算不大,反而可能会吃大亏。
毕竟在此前的战斗中,己方遭遇挫折,士气低落不振;反观南境军,则因连连取胜而士气如虹,此消彼长之间,双方实力对比已然发生变化。作为久经沙场的一代名将,章邯深知兵凶战危,切不可轻率地出兵进击。
就在章邯正思考是否应当全面撤出南海郡以避免更大损失之时,局势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原本步步紧逼的韩信竟然下令停止进军,并指挥部队大规模后撤。经过一番探查,章邯方才知晓原来韩信此举乃是为了驰援高要。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直紧绷心弦的章邯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感觉到兴奋,因为战机出现了,
然而令他倍感困惑的是,紧接着传来的一道指令却出神秘易小川之手。让他也跟着去围剿高要,自从开始征讨南境以来,这位神秘易小川便担任了主帅一职。起初,章邯心中就隐隐有所担忧,而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章邯对于易小川所下达的一系列命令更是产生了深深的疑虑和质疑。
此时怎么可能是围剿高要的时机呢?全力以赴夺取南海郡,那才是最佳良机!眼下南海郡的兵力如此空虚,如果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不出手,反而把矛头对准高要,简直就是舍本逐末!要知道,整整三十万朝廷大军浩浩荡荡地征讨南境,这般规模堪称惊天动地,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动摇国家根基。
然而章邯此刻心中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次行动似乎并非单纯为了攻打南境,反倒更像是专门冲着高要个人而来。虽说将高要一举斩杀确实能令南境瞬间失去主心骨,从而陷入一片混乱,但在战场之上,掌握主动永远都是至关重要的啊!
可如今,竟然仅仅凭借高要一个人的生死来决定整个战局的胜负走向,这实在让章邯难以理解,内心深处甚至萌生出想要违抗这条命令的念头。只可惜,事与愿违,他根本无法违背上头的指令。毕竟,神秘易小川已然成为了统领三军的最高统帅,其权势之大无人敢轻易忤逆。
更别说现在李信也已经死亡,而在朝廷大军之中另外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王离则是还被留在了甄陀和曹参交战,这就导致了,没有人对神秘易小川的想法进行反驳和阻止,李信有实力阻止是因为本身是大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