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也就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到后来的谋士阶段时,情况则发生了一些变化。那时的谋士们大多已拥有了一定程度的实际权力,通常会被授予诸如军师或者行军主簿之类的职务,并享有与之相匹配的官阶和地位。总之,从早期的策士到后期的谋士,其身份地位是处于逐渐演变之中的。
“武涉啊,照你这么一说,这不是越发助长了那南境军的嚣张气焰吗?”唐生气愤地吼道,他的双眼瞪得浑圆,满脸怒容,仿佛能喷出火来。尽管心中依然怒火难平,但好歹还没冲动到立刻下令将南境派来的使者斩首示众。
要说起这武涉,可绝非等闲之辈。在秦末这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诸如张良、韩信、陈平、李斯、萧何、范增等等这些顶级谋士,无一不是名震天下之人。然而即便在这群英荟萃之中,武涉也绝对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原本历史之中,武涉与蒯通二人做过一件大事策反韩信,使其背叛刘邦。若那时的韩信稍有动摇之心,哪怕只是泛起一丝念头,恐怕原本激烈的楚汉之争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三足鼎立之势。只可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并未按照他们所设想的那样发展。但这足以证明,武涉此人不仅智谋过人,而且对于局势的洞察力和掌控力都堪称一流。
武涉此人,智谋堪称上乘,然而其言语表达能力相较于蒯通而言,则稍显逊色。正因如此,他的声名并未如蒯通那般远扬。武涉当时对于韩信的劝谏主要包含着三层深意。
这第一层所言之要点在于:韩信啊,如今你所处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于这楚汉相争的战火硝烟之中,你已然占据了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分量。要知道,现今两位王者之间的胜负成败之关键权力,皆系于你一人之手。你若向左投靠汉王,那么汉王便可取得胜利;反之,你若向右投向楚王,那楚王便会成为最终赢家。
实际上,这其中蕴含的便是“唇亡齿寒”的浅显道理。也就是说,你韩信既不应协助刘邦,亦不可帮扶项羽。为何不能帮助刘邦?个中缘由甚是明晰。倘若你倾力相助刘邦,将项羽一举剿灭之后,那么紧接着被消灭之人必然就是你自己了。同理可证,若是你转而扶持项羽,待得刘邦覆灭之后,同样也会轮到你来承受灭亡之灾。
故而,最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