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地填写上家里的地址,然后将稿子小心翼翼地装在信封里面,寄往了《科学通报》报社。
至于这稿子究竟会不会被发表,他心里也没底,不过他觉得无所谓啦,反正他做这些,只不过是为他以后拿出良种打下一个小小的伏笔而已。
要是能够发表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大家就都知道他在利用闲暇时间偷偷地进行各种试验,培育良种呢,这可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呀。
只是呀,他心里觉得唯一有点对不起的就是袁老了。
因为在当年,正是袁老开创性地提出用野外的水稻和培育的良种水稻进行杂交,才从而得出了杂交水稻的优良种子,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像把棉花植株变成棉花树这种事,别人也许觉得根本办不到,但李有福却坚信自己真的能够做到。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神奇的画面,棉花种下去之后,会长成一棵高大的棉花树,一年种下去以后呀,年年都可以继续收获棉花,这样一来,可就能大大地节约劳动力了,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呀。
寄完稿回来以后,李有福直接就开着三轮车又来到了上河村。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家里老房子前,打开房门,然后把三轮车稳稳地锁在房子外面。
接着,他来到后院,迅速地从空间里取出一些棉花种子。
他先是熟练地催生了两颗棉花种子,让它们快快发芽,稍微长大一点后,他马上使用双株培育法,将两株棉花巧妙地嫁接成为一株,然后让它们继续自由自在地向上生长。
不仅如此呀,他对这些棉花植株同样实行了矮化处理,这样做可是有他的道理的。
他一共催生了二十颗种子,将它们精心地嫁接为了十棵棉花树。
这些棉花种子,有些是他在空间里催生过一次的,有些是催生过两次的,还有催生过三次、四次以及五次的,每一种都只有四颗种子。
他把每一种的四株都嫁接成两颗,这样做就像是上了双保险一样,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这些棉花嫁接之后呀,他再次施展催生之术,让它们每一株都再长大一点点,之后他就不再干预了,而是决定让它们自由地自行生长,他想看看在自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