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与商幼溪和盛芫莙相识时日相比,韩锦瑶与袁景卓幼年相识,虽后面多年不见,但一句青梅竹马是算得上的。
没想到,她只是说了事实,将军府便郑重对待。
收集证据、如何应对都开始着手了。
最主要的还是锦瑶,既然知道袁景卓的真实性情,难过归难过,还是毫不犹豫做出了抉择。
拿得起,放得下。
“可见,有个靠谱的长辈还是很重要的。”商行聿也不免唏嘘一句。
接下来几日,盛知婉都在忙着处理商会的事。
有了南地士族的支持,此次建立商会的消息一放出来,便有许多商户积极参与,其中南地的商户最多。
南地本就是绣技的起源地,盛知婉和户部商定后,最终将第一年的会费放在了两千两的门槛。
两千两的入会费,实在是很大一笔银子。
许多商户开始观望,倒是几个南地的大商户,在经过检验后,毫不犹豫缴纳会费,成了第一批入股商会的会员。
不过即便如此,这几个南地大商户也并非是真的看好这什么商会,而是因为盛知婉如今在南地士族和百姓中的身份。
作为南地商户,他们的产业也大都在南地,如今庆宁公主在南地的声望不必言说,大家都明白。
他们积极支持庆宁公主,响应庆宁公主,何况这一半的会费还用于盛世堂的维护,天然便能得了南地百姓和士族的心。
这于他们而言,只有利没有弊!
哪怕,单纯花两千两买名声呢?
但很快,盛知婉便用实际好处向他们证明,这两千两银子花的简直太值了!
之前积压在女红坊的外国订单,盛知婉直接做主分发给了几个先入股的商会,只要他们做出的成品合格,只这一次,到手的利润便是上千两!
一下子便回了小一半的本?
才两日啊!昨日入会,今日有单子,庆宁公主的商会这么野的吗?
这下闻到风声的其他商户也坐不住了,但这回盛知婉审核更严,第二批的会费直接提高到了三千两。
户部叶尚书不在,下头侍郎听闻之后生怕盛知婉的决定吓退了这群商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