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一座茶楼之上,几个大汉正在一边吃茶喝酒,一边在小声的八卦着。
其中一个大汉压低声音道:
“听说这祖大寿此次回来,可不单单是为了祝寿这么简单。”
众人皆露出好奇神色,那大汉继续说道:
“听闻辽东局势紧张,朝廷却调回祖大寿,怕是朝堂之中有变呐。”
其他人听了这话,不禁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开口问道:
“这会有什么变?这祖总兵镇守锦州多年,多次击退这后金鞑子的进攻,保住了蓟辽之地,才能让我等这么平稳的在此谈天说地。”
“再过一些时日,不是我朝太上皇的七十大寿吗,这祖总兵,想必是为了给太上皇拜寿,才不远千里,从辽东之地赶了回来。”
“而太上皇念祖总兵守土有功,才向陛下建议,让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出城迎接的。”
闻言就有不少人嗤笑道:
“有功?……呵呵呵呵!”
“守土?这个我认,但你说要是有功,恐也太牵强了吧,这每年的辽饷,一直在增加,但辽东之地的局势,却没一点好转。”
“特别是去年,老奴更是带兵越过了锦州,直接围攻宁远,数十万守边大军,愣是奈何不了他们,此时,着祖总兵在那里,怕不是闭门不出,若不是当时还不是昭国公的贾琛贾将军在大同击败了另一路鞑子大军,恐宁远也很难守住。”
“而且,在后金鞑子大军撤退之时,这祖总兵镇守的锦州,却还是闭门不出,若不是有信使将消息传递了过去,这锦州恐怕还是自过自的!”
但此人话语刚落,又有一人反驳道:
“放屁,你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的人,能懂什么,那后金鞑子是那么好打的吗?”
“想当年松锦之战,太上皇他引二十万战兵御驾亲征,还不是差点战死在辽东,若不是这祖总兵一直在锦州坚守着,吸引一部分后金鞑子大军的注意力,这些后金鞑子,恐早就在咱们大周境内肆虐了!”
“呵呵……,照你这么说,我大周离了这锦州,还能有亡国之灾不成?”
“你知道咱们现在每年所要缴纳的辽饷,已经高达多少了吗?三百四五万两白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