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世伯世叔,既然我开国一脉在朝堂上遭到太上皇一脉的勋贵挤压,下又与陛下貌似神离,何不如趁我等还有一博之力之时,再去拼上一把!”
“倘若我等再无前进之心,再有两代,我开国一脉被彻底挤压出朝堂,那可就真的翻不了身了!”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诸位开国一脉的勋贵们哪里还会不明白贾琛的心思呢?
贾琛所图,无非就是要把整个开国一脉都拉拢到隆治帝的麾下。
这样做,一来可以增强他在隆治帝面前的实力,二来也能趁机利用开国一脉的人脉资源。
毕竟,现在隆治帝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尽可能让开国一脉的勋贵占据更多的实权职位,那么对于未来而言,这无疑将成为他们的一张张“护身符”。
一旦遇到任何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实权职位和人脉关系都可能成为他们保命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各位开国一脉的勋贵来说,是否愿意参与其中,就需要他们权衡利弊一下之后,才能决定。
良久之后,牛继宗一拍案几:
“好了,算我老牛一个,这军中这几年,俺老牛可算吃够了没人照顾的苦,反正早晚都要倒向一方,何不随了琛哥儿所言!
牛继宗此言让不少勋贵诧异,但又很快沉默了下来。
的确,现在大周朝廷二日横空,开国一脉作为中立派,地位尴尬,上不得太上皇喜欢,下不得隆治帝昭令。
这征北大军这几年,可给这些开国一脉的勋贵给折腾的不轻,大到战场失利,太上皇一脉勋贵和隆治帝的文官集团,集体攻伐开国一脉。
更糟糕的是,由于上面没有明确表示,军中的粮草军械,人员调配,被兵部及户部层层盘卡,搞的军中的开国一脉勋贵烦不胜烦。
若不是开国一脉的勋贵在军中还有几分威望,再加上贾琛异军突起,恐怕开国一脉早就被排挤出了边军。
随后,又有几个开国一脉的掌舵人选定了其立场,他们其中不少人早就想投其一派,但一直没有人带头,所以一直都在苦撑,现在有贾琛牵头,倒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去。
而北静王水溶至始至终都没有发表任何感言,即使有勋贵提起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