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肃静!”袁可立出列站在百官前方呼喊一声。
他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一百多官员,缓缓开口道:“刘太妃代行太后之权,乃是陛下亲赐,眼下陛下未曾苏醒,刘太妃虽身亡,但后宫有两位皇后娘娘坐镇便已足够,代行太妃一事,我等人臣如何好定夺?”
“袁阁老此言差矣!”李标迈步出列。
“后宫虽为皇家之事,但事关国本,既然陛下曾令刘太妃行太后之权,如今当另择续立,不然坐等后宫混乱,有动摇国本之危!”
袁可立深深的看了后者一眼,他没想到站出来和自己唱反调的不是韩爌,竟然是李标。
“韩阁老,你的意思呢?”袁可立直接点名韩爌询问。
韩爌开口道:“袁阁老身为首辅,当可一言定夺,下官以袁阁老意见为尊。”
袁可立看着韩爌,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二位阁老,下官以为,当初陛下尊刘太妃后,又尊郑贵妃为太妃,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陛下的意愿,袁阁老虽为首辅,相信是清楚这其中道理,既然郑太妃和刘太妃并行,依下官来看,郑太妃代行太后之权合乎礼制祖训。”
随着李标再次出言,袁可立沉默下来。
李标曾在天启朝任礼部尚书,对礼制祖训极为了解,此时他拉出礼法祖训,直接堵住袁可立的嘴。
龙台上的张嫣看到袁可立沉默下来,一时间无可奈何,当她看到王承恩的暗示后,心中顿时有了答案。
“行,就依李大人之言,郑太妃可代行太后之权,散朝吧。”
张嫣说完,就带着周玉凤匆匆离去。
这场朝会虽然短暂,但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朝堂上的一百多位重臣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不但逼得内阁首辅做出让步,同时也让两位后宫皇后做出了选择。
更关键的事,内阁、六部众多的大臣中,敢站出来公然反对的只有袁可立一人。
除了朱由检亲自提拔的那些心腹大臣外,剩下的朝臣几乎都对此表示默认。
因为皇帝要死了,皇帝死后,新皇继位,谁出言去反对,那不是摆明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大明朝的官员忠心的不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