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295章 温体仁的投名状!为戚家军平反!罪帝诏!(3/4)
批判。

    这种事,除了朱由检这个皇帝外加亲孙子能说外,他们做臣子的,谁敢提?

    “李若琏!”

    “臣在。”

    “朕交给锦衣卫一个任务,从今日开始,专门派一支锦衣卫南下,把戚家军还在世的人或者后人给朕找出来。

    同时内阁着手写一份反省的圣旨,从万历朝开始,把朕的皇爷爷,父皇和皇兄犯下的过错都列举出来。

    朕不但要代替他们向那些为国奋战的国士致歉,还要向我大明万万百姓致歉。”

    朱由检的话落下后,在场的大臣都抬着头,目光灼灼的看向皇帝。

    谁都没想到,这个年仅十八岁的皇帝,竟然要批评自己的爷爷、父亲和哥哥。

    在这种封建帝国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君臣父子这些儒家文化牢牢束缚着。

    历代皇帝强调的是对先皇的尊崇和孝道,一般不会公开指出先皇的错误。

    大明朝的治国之本更是一个孝字,皇帝敢这么做,其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民间舆论。

    甚至在史官的笔下,将会是一个有悖人伦的帝王!

    “诸位爱卿,不必如此看朕,朕的性子你们都知道,决定的事,不管多难,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朕无悔!”

    当孙承宗听到这句话后,眼底出现丝丝热泪。

    “不过内阁起草圣旨的时候,要注意,朕要的不是罪己诏!

    朕要的是一个反省的诏书,朕将至称为····罪帝诏!”

    嘶···

    袁可立作为内阁首辅,听到朱由检说出这三个字后,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身上都泛起一层鸡皮疙瘩。

    “陛下,我大明以孝治国,如此这般···”

    范景文神情凝重的看向皇帝,低声提醒一句。

    皇帝年少,难免带着些轻狂之气,他作为礼部尚书,对皇帝这种做法虽然心中支持,但是嘴上必须得提醒。

    细数华夏历代皇朝,有不少帝王下过罪己诏,但是这种罪帝诏的圣旨,压根没有先例。

    谁都不知道,这诏书一道发出去,通遍全国会造成何种后果。

    “呵呵,朕身为皇帝都不怕,范爱卿,你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