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只有高压力才有高水平,郑梉这个人平时喜欢听取府僚的意见,许多事都要商议出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在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高压局势下,反而快速做出了较为合适的决策。
“嗯,还算不错,有你爹当年的决断力。”陈进在一旁捋着胡须点头。
“呵呵,老司马,孤谨记我父临终前的嘱咐,内修仁政,外御强敌,一统安南。”
“嗯,你们商议吧,老夫要去给皇帝上炷香。”陈进说着迈步转身离去。
而在陈进走后,一直提着心的伏英韶才松了一口气。
“主上,眼下局势动荡,不如撤回前线大军,休整些时日,等局势稳定下来再战。”
“不可!”桑杰听到伏英韶的话,严词打断。
“主上,正是因为朝野动荡,前线大军才不可回撤,必须让广南阮氏和南蟠、华英、占城等小国知道朝廷一统天下的决心,不然等他们缓过一口气,到时反而使战争由主动变被动。”
郑梉目光扫过几人,也没有说话,摆手示意府僚都退下后,仅一人坐在主位上思索。
安南和大明并不太一样。
大明是由中央皇帝为主组成的大一统帝国,而安南的情况很复杂。
安南国内是有许多领主的,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大地有些类似,但这些领主并不是完全的诸侯。
当年黎朝的第一任国主为了反抗大明,联合安南国内所有势力。
给予他们收税权和募兵权,但是收到的赋税要对半上缴朝廷,募兵也有一定的限制。
可以说是阉割版的诸侯,顺利的年份,这些领主都听从朝廷的命令,遇到不顺利的年份,这些领主就有些阳奉阴违。
而安南国真正能被称得上为诸侯的,只有北面的莫朝和北河国,当然还有名义上属于安南的南边诸国。
这也是郑梉最为担心的点,最近发生的事,他心中隐隐感觉到和大明有关,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他作为一国掌权者,对局势的变化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
这也是他没有撤回前线大军的原因,很简单,撤回大军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底气不足,而坚持大军继续攻击就是告诉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