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
南朝时期上承东晋(317 至 420)下启隋朝,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但已有人开口询问,不得不作答:“这是词,这种形式也可称诗歌。”
甄悠在脑中快速思索,把知道的通通回忆一遍。
“这种形式需要各位有一定曲艺功底。”简单说了几句。
来人不依不饶,眼神越发炽热:“还请甄校尉不吝赐教。”
说完,呼呼啦啦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躬身行礼,只有卫仲道一脸阴沉。
甄悠心中一阵发虚,没事装什么装,这次装到铁板上了。
脸上却始终微笑从容:“各位无需多礼,且落座,悠与各位品酒闲谈。”
摇身踱步,目光看向沛国沛县,场面渐渐安静下来,都知道这是要讲故事了。
“年幼时,曾与家师游历天下,一路所遇所见,受益良多。”
“与贩夫走卒畅聊天南地北,与田间农人闲叙家长里短,田间琐事,闲来无事,渔民与人摇浆对歌,老农也会哼哼几句不知哪里传来的调调,细细品来,也别有一种意境。”
“如今,经年已过,那些调调言犹在耳,今日突然思之,便有了今日之曲。”
说完心中长吁一口气,看众人表情,应是过关了。
众人听的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史书留名的开端。
白芷手托香腮,在只言片语中探知这个男人的过往。
甄悠也没胡说八道,最早的词是一些民间作品,主要是反映生活,体现下层百姓的思想,尽管那些词人文化水平不高,但语调自然清新,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直到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出现,后来的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等大佬先后继起,中唐时期,倚声填词便慢慢成为风尚,到了宋朝到达巅峰。
卫仲道呵呵出声:“甄三郎果然大才,与贩夫走卒,奸商贱民亦可为师,我等文人雅士,多有不如啊。”
这话不可谓不毒,搞阶级对立。
他这么一说,这词曲会被打上标签,按他的话说就是,贩夫走卒奸商贱民才说听这些,换言之难登大雅之堂。
阴阳怪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