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的场所很高档,郁寒青有点惊讶,一般公务宴请都不会在这么贵的地方,而是在级别较高的国营招待所,不贵但是有门槛。
在座的人不多,只有一个打过交道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郁寒青是认识的,上次交接过文物。
其余两个人,他都没见过。
简要介绍了一下,郁寒青才知道,那名看着表情严肃,端坐着的是海城文物局的副局长。
他身边的稍微年轻点的则是他的秘书。
两人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话少,表情严肃,一副官味。
连全名都没说,只说局长姓张,秘书姓孟。
郁寒青见过正局长,也没有像副局长这般端架子。
于是,他不说话,郁寒青也不主动开口。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见郁寒青不发怵也不热情,孟秘书赶紧出来活跃气氛,问郁寒青目前做的什么生意,收入怎么样,需不需要他们帮忙,说张局长虽然是管文物这一块的,但是在官场上人脉很广,经济方面也能够说得上话。
张局长听他这么吹捧,面不改色,只是谦虚的说,哪有这么大本事,不过说得上几句话罢了。
现在市场上瞬息万变,各种政策层出不穷,有时候有一点内幕消息,就能抢先别人一步。
所以,很多商人都见官软三分,不惜手段巴结上去,希望能多知道些未来政策的方向。
但是郁寒青却不喜欢搞这一套。
本来他就是重生的,一些未来的经济走向,他是知道的,其次,做生意要想长久,就不能跟个别官员拉帮结派,官员的更换比产品更新换代还快。
有时候他们的落马还会影响到自身。
郁寒青打着哈哈,没有回答秘书的话,只说做点小生意,勉强能挣点小钱养家过日子罢了。
孟秘书可是听陆明杰说过郁寒青的家世的,绝不可能仅仅做点小生意挣点小钱。
见他不愿意说,孟秘书没再多问,但是张副局长却觉得被人拂了面子。
略带薄怒的说,“是不是我这个副局长,没有局长的面子大?郁先生,我看你跟局长说话吃饭,就很健谈嘛。”
郁寒青又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