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若吃完早饭,去了公司,小惠敲开门将一摞文件递给她。
“丹总,这是41年的各部门总结和今年的预算方案,您看下。”
“嗯,放到这儿吧。”
“对了,青云公益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近期很多人往账户上打款,您看怎么处理。”
“好啊,有些问题是省督无法顾及的,我们正好起到互补的作用,龙都越和谐,我们的事业越平稳。”
“我看视频上最近很火的社区食堂,和爱心早点不错,跟志愿者选几个老年人多的小区把爱心食堂开起来。”
“那我这就去安排。”
秘书小惠走后,丹若打开青云公益的财务报表和大事记。
当看到兴建13所希望小学的记录时,脑海里出现天桥底下那个老乞丐和小孩们的身影。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省督的电话。
“鲁省督好,我是丹若。”
“哟,丹总,你们公司的那个万亩阳光项目和青云公益做的不错,今天会上大家还在讨论。”
“多谢省督夸奖,今天找您有件事,我想出资兴建免费幼儿园、小学和社区食堂,针对流浪儿童、弃婴,孤寡老人。”
“好啊,需要什么手续,我让秘书和你联系。”
“多谢父母官支持!”
“哈哈哈,你大胆去做,有问题咱们随时联系。”
挂掉电话,丹若就联系青云公益的负责人,让他开始挑选合适的位置。
过了一周,选址方案递交上来。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南通路丰和小区本已在拆迁范围内,龙都市答应将这片地批给他们,但有位老人不愿搬走,
仍旧住在危楼里。
丹若电话打到社区才知道这个奶奶说搬走,她的孙女就找不到家了。
其实她的孙女在三年前因为好奇从窗户坠落,不幸遇难。
所以社区也不能强行让老人搬走,只能做思想工作。
丹若和阿傍驱车来到丰和小区。
大门口拉着横幅,“高高兴兴住进新房里,红红火火过上好日子。”
步入小区,满地铺着枯黄的梧桐树叶,老房子外立面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