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大明官军,来这里是为了剿灭鞑子,村子里有鞑子吗思密达?”

    “没有。”

    “发现鞑子踪迹立刻上报,否则就是通敌。”

    “没问题思密达,不过”

    “不过什么?”

    “前些天村长家里来了两个外地人,他们让村长的儿子带路去了山里,到现在也没回来。村长每天都给山上送饭,问他发生了什么也不说。”

    几个朝鲜兵互相看了看,一个人猜测道:“应该是建奴的探子,咱们立刻上报。”

    明军小队得到消息后立刻杀了过来。

    李定国的思路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建奴。

    建奴探子也好,建奴的大部队也罢。

    只要发现,立刻出兵追剿。

    他不怕耽误时间,因为平辽大军有的是时间。

    在李定国到处搜捕建奴的时候。

    东路军的李宪忠也渡过鸭绿江,来到了朝鲜咸镜道的钟城城外。

    咸镜道有几座比较大的城池。

    从北到南分别是钟城,西水来,镜城,端川以及咸兴城。

    (朝鲜八道的名字是由所在道中两个最大城市的首字组成,如咸镜道是由咸兴和镜城的首字组成;平安道是由平壤和安州的首字组成。)

    朝鲜虽然将咸镜道借给了建奴,但咸镜道内还有许多朝鲜官员和士兵。

    他们本不想留下。

    可是他们的家和家人都在这里,他们无奈留下来给建奴卖命。

    建奴兵力本就不多,所以多尔衮只在钟城布置了少量部队负责警戒,大部队都驻扎在镜城一带。

    李宪忠率领明军在拂晓前渡河,随后在河对岸建立桥头堡。

    紧着主力部队开始渡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钟城的城墙上时,明军已在城外列阵。

    “报!”守城的朝鲜兵跑到城中,向驻守在这里的建奴将领李思忠汇报:“启禀李大人,明军突然兵临城下。”

    “什么?”李思忠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明军有多少兵马?”

    “太多了,根本数不清。”

    李思忠顿感不妙,立刻穿好甲胄点齐兵马爬上城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