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郑芝龙指着房子说道:“我挣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整个郑家。否则这上百亩的府邸从何而来?没有房子,咱们一家人只能躲在海船上被风吹,被日晒!”

    郑成功挺着脖子说道:“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咱们郑家还不到缺钱的程度,您没必要为了挣那点钱而当叛徒。”

    “放肆!”郑芝龙猛拍桌子站了起来:“我是你爹,你怎么能说我是叛徒呢?你只读了几年书就变成了这样,要是多读几年岂不要挖咱家祖坟了?”

    郑成功也站起身说道:“建奴是大明的劲敌,你却在双方开战的时候向建奴走私物资,这种投敌资敌的行为与叛徒又有何异?更何况您事都做了,难道还怕说?”

    在郑成功看来,挣钱确实不寒碜。

    但有些钱可以挣,有些钱不能挣。

    向建奴走私,乃至派兵帮着打仗是犯了原则问题。

    绝不能容忍。

    看着郑成功不服不忿的样子,郑芝龙更加愤怒。

    在他的意识里。

    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郑家。

    而郑成功是他的长子,到最后这里的财产都会落入郑成功的手中。

    也就是说,郑成功是最终的受益者。

    他不理解自己也就罢了,竟然还指责咒骂自己是叛徒。

    这是郑芝龙无法忍受的。

    他越想越气,伸手将桌子上的茶壶摔向地面。

    哗啦一声,茶壶被摔得粉碎。

    父子二人的关系也和那把茶壶一样,变得支离破碎,无法修复。

    郑芝龙还不解气,又将桌子上的茶杯摔在地上并吼道:“迂腐的东西!滚,滚出去!我不想看到你!”

    郑成功转身迈步就往外走。

    “站住!”郑芝龙伸出右手:“把官印交出来!”

    他怕郑成功气急败坏之下做出极端之事。

    郑成功站在原地,既不回头,也不说话。

    郑芝龙讽刺道:“你不是读过几年书吗?难道忘了三纲中父为子纲的道理?”

    三纲具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董仲舒的《春秋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