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 第584章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2/3)
长的邰正阳已经七十一岁,韩克英六十五岁,最年轻的方自牧也六十二三了。

    前些年都吃了不少苦头,身体状况不见得非常的健康。

    要是那种没有空调的吉普车,刘弘毅绝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饶是如此,刘弘毅也不敢让领导们下车,就是在车里一路看过去,最多吩咐司机开慢一点儿。

    “是的,三位领导,经过我们的调查统计,全县目前确实已经有了两百零七家工厂,其中国营工厂四十一家,集体工厂一百二十二家,上规模的私人工厂,也有四十四家。至于雇工人数少于六个人的手工作坊,不算在内。”

    “大部分集体工厂,都是各区和县直部门自己搞起来的。”

    “资金从哪来?”

    邰正阳比较关注这个问题。

    刘弘毅说道:“国营工厂和较大的集体工厂,大部分资金由县里拨给,也有一部分是和楚州以及庆华发展总公司合资搞的。自己搞起来的集体工厂,全部都是干部职工们自发集资搞的。私人工厂,也大部分都是互助集资的模式。”

    “干部职工们自发集资搞?那这个产权,怎么搞?”

    刘弘毅有点头疼地说道:“邰书记,韩省长,方书记,不瞒领导们说,我也为这个事头疼。国家没有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我们前不久,县里开了个会,就是凡是这种集资性质的集体企业,可以按照两种方法来搞。第一个,就是集资算借款,按照银行同档贷款利息来算,争取三到五年内,把集资全部还清。然后企业还是归集体所有,赚到的利润,也归集体支配。”

    “第二个办法就是,转为私人企业,集资还是算借款,同样按照银行同档贷款利息来算。等把集资全部还清后,再考虑出售给私人,卖企业得来的钱,按集资金额的比例来分配。”

    “但这两个办法都只是权宜之计,谈不上特别好。”

    三位省领导一听,也都害头疼。

    这还真是新问题。

    韩克英忍不住问道:“怎么突然之间,就有这么多干部职工自发集资搞工厂了?”

    刘弘毅说道:“有钱赚啊。”

    “不瞒省长说,现阶段,只要把工厂搞起来